第十章 造血计划,相信李总!(1 / 1)

“吴叔、郭叔,你们先看看这一份图纸。”

“这是我们大鹏车企自主研发的一款发动机,如果以我们车厂本身的工艺技术,能不能制造组装出来?”

“如果能制造出来,成本大约是多少?”

李铭笑着朝主机车间部的吴晓和精密配件部的郭青问了几句,同时把图纸递给了他们两人。

“咱们车企自主研发的发动机?”

吴晓和郭青在惊讶和好奇之余,接过图纸,坐在一起小声的探讨起来。

看着两人凑在一起议论的一幕,李铭满意一笑。

这张图纸并不是完整版的‘Z发动机图纸’。

而是杨老通过一系列‘缩水减负’之后的降维版本。

按照杨老的原话,完整版的‘Z发动机’设计图有着太多先进的黑科技理念了,如果用于民用汽车上,就怕其它国家的科技人员会通过逆推来获取一些科技情报。

而且完整版的‘Z发动机’在制造上成本极大,也不适合民用。

于是杨老亲自操刀,把其中的一些专属的黑科技技术删除或许做出更改,弄出了这么一份降维版本的发动机图纸。

这样改动的话,如果说原款‘Z发动机’领先世界一百年,那降维版的‘Z发动机’仅仅就只领先二十年了。

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,那就是成本肉眼可见的缩水了一大半。

等了一会,看到吴晓和郭青暂时还没有得出结论,于是,李铭同其他负责人聊了几句后,结束了这一次的碰头会。

大致意思就是让这些负责人放心,面包会有的,牛奶也会有的。

不过目前车企还处于重新起步阶段,算得上是百废俱兴。

目前的各部门暂时保持原样,等下一步的市场计划完善后,就可以扬帆远航了。

所有人都离开后。

李铭轻吐了一口气,揉了揉太阳穴。

有些难带啊!

按照李铭之前的设想,目前自家车企的优势,在于这款超强发动机的性能。

要想完全发挥优势,主要可以考虑两个领域。

一个是超跑,做顶尖跑车这种需要大动力的类型。

另一个就是重卡货车,这类需要强力发动机来增加载货量,减少油耗。

但是,从目前车企的情况来看,想投入这两个领域都有些麻烦的地方。

超跑的投入实在太高,以李铭目前的资本根本没有资格玩这个领域。

如果将车企目前生产的货车进行重新组装,用降维版Z发动机来替代之前的发动机,发动机的成本却摆在那里,绝不会便宜。

可以预见的是,一向以价格低廉作为标签的大鹏轻卡,弄出一款价格昂贵的货车,那么根本不会有多少的受众。

“这两样都不行的话,那为何不独辟蹊径?活人怎么可能会被尿憋死!”

思索许久之后,一个思路突然在李铭脑海里成形。

“这样的话,绝对可以在市场僵局中打出一份新天地来!”

李铭想着想着,眼中不由得闪动出亮堂的光芒。

随后,李铭开始拿笔在纸上勾涂起来,不断完善脑海中的思路。

两个小时后。

吴晓和郭青来到李铭的董事长室,拿出了最终的定案。

“成本大约在二十万左右?”

李铭看着两人递交上来的一份写满密密麻麻数据的文件,目光扫到了最下方的汇总那栏,沉声问道。

“对的,李总,您的这款发动机设计需要用到不少的先进技术,二十万成本是最保守的价格,我觉得最终上溢波动会在百分之十左右。”郭青回答道。

一边说着,郭青内心那股压抑不住的惊叹又渐渐的蹦了出来。

掌管精密配件部,郭青对于目前的科技机器技术一直保持着极大的嗅觉,对于某些黑科技也有所了解。

但是。

李铭这张发动机设计图彻底惊艳住了他。

他非常想不明白,为什么面前的李铭仅仅二十出头的年纪,就能研发出如此惊人的发动机技术。

或许,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区别吧。

到最后郭青只剩下这样一个念头。

“上溢百分之十,那就是二十二万出头,如果算上另外的一些高精密部件,成本就差不多三十万了。”

“果然,平价路线是不可能走的。”

“甚至豪车的路线也不好走,毕竟一些合资的普通豪车售价也就在三十万左右,超出这个价格范围的话市场竞争有些难度。”

李铭默默沉吟。

给郭青两人的这张设计图纸并不是完整,有一些部件需要拥有高精密技术的配件厂来生产。

幸好杨老介绍了几条渠道路子,让他可以下达订单。

毕竟那几家拥有高精密技术的配件厂,无一例外地都是公字开头。

“可以,那就开始正式生产吧,如果要更新换代一些机器的话,向我做个计划书,统统买回来。”

李铭一锤定音。

“好的,李总。”

吴晓和郭青立刻点头领命。

特别是郭青,心里有些激动。

一直心痒着想鼓弄最新技术的他,终于英雄有了用武之地。

于是,在李铭的推动下,大鹏车企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复兴行动。

一个月后。

一台成品发动机摆放在了李铭面前。

一番测试后,看着那些数据,李铭大感满意。

不过,酒香也怕巷子深。

接下来的挑战,才刚刚开始。

“李总,你找我?”不多时,周明敲了敲门后,走进了董事长室。

“周叔,我这次是有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你。”李铭笑着开门见山。

“李总请说。”周明看样子已经做好了准备。

毕竟这两天生产出新型发动机的事情,周明已经有所耳闻。

心里猜测李铭是不是要把大鹏新一代的汽车制造摆上日程,想让他去做好前期的市场推广工作。

说实话,这样的推广工作,比较艰难。

因为大鹏汽车毕竟只是名不见传的小车企,合作商不多,所以铺开市场的话需要慢慢的打开,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妥的。

而且这款新型发动机的成本,周明也知晓着底细,很清楚这样昂贵的价位,很难介入到相应的市场。

毕竟,如果生产出新一代汽车的话,售价至少五六十万,这种价格的汽车受众,根本就是看名气来挑选车,性能什么的不是最根本的考虑理由。

只是,出乎他意料的是,李铭却交给了他一个奇特的任务。

“嘶!”

听完之后,周明越想越忍不住拍大腿。

高!

实在是高!

他之前设想的难题,竟然被李铭就这样轻易的化解开。

这样的市场策略,完全有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