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队长,人员就位。”
“装备已配发完毕!”
千里之外。
身着平民服装的特战队员每人都背着一个巨大的旅行包。
包里装着的则是胡利平的新型脉冲装备。
负责这次任务前线总指挥的孙乾心里还是有些打鼓。
深入敌后。
没有补给和支援。
对他的小队来说本就是一种考验。
肩负在这十个人身上的战术任务也很沉重。
他们要抓捕三个重要目标,这些目标分散在四个大型园区之中。
不但有私人武装的保护。
还随时有地方军阀的增援。
因此战术执行一定要快。
除此之外。
他们还需要提前安装电磁脉冲设备。
“前线指挥部已经有了指示。”
“我们包里每人有十五套小型脉冲设备,需要我们安装在园区周围的电路附近。”
“所有人按照指挥部的说明。”
“每个园区由2个人负责,各安装三十套装置。”
“我和雏鹰为你们提供狙击掩护!”
“安装完成之后,通讯系统会受到无差别攻击下线,无须再向我报告,直接抓捕目标,必要时可以枪决!”
“完成任务尽速赶到撤离地点!”
“对表吧!”
这次任务在军区孙谦已经模拟过了无数次。
战术执行难度不大。
但之所以这么担忧。
是因为和新装备的磨合期几乎没有。
此时此刻。
指挥室内。
所有作战指挥人员也是如坐针毡。
趁着特战队员安装装置的间隙。
负责提供这些装备的胡利平讲解道。
“这次项目研发的工程代号为FG,是一种小型的电磁脉冲干扰设备。”
“大家看到特战队员手里拿的那个黑色长方体,就是主要构成。”
高振皱着眉头看着屏幕。
从外表来看。
这种物体像是塑胶炸药,又像是家用的充电电源。
体积并不大。
但数量多。
“这种装置内部包含一个柱状炸药,外缠一圈导线,用电池给电容充电之后在用炸药瞬间引爆线圈。”
“高频射线就由天线释放出来,从而影响一定范围内的电子设备。”
“但是。”
“由于能量有限,单个装置可影响的范围有限。”
“因此想要满足任务要求,必须交超量安装这些装置,初步估算,每个园区至少需要三十个。”
高振在前期下达命令的时候。
只是按照胡利平的需求,按需下令。
直到现在。
他才明白让队员挠着生命危险安装这些设备的原因。
如果胡利平的判断没有错。
那么这些设备能够满足这一次的战术需要。
可作为指挥官的高振。
隐隐觉得有些不安。
这倒不是什么玄学。
而是多次执行类似任务积攒的宝贵经验。
完全陌生的战场,深入敌后的作战条件,再加上全新的装备。
怎么看。
都不像是应该安心的时候。
但。
作战窗口转瞬即逝,他只能硬着头皮上了。
“胡教授。”
“什么科学院原理,我说实话不在乎。”
“我在乎的是,你这些装置能不能达成我要的效果?”
高振讲话也很直接。
毕竟前线有十名将士把头系在腰带上。
他没有时间听学者们的长篇大论。
“一般没有问题。”
胡利平点头道。
“我自信!”
“这种武器是目前国内在设计层面上最优秀的电磁脉冲设备。”
“这个设备是我们兵器工业集团正在研发的无人机防空体系的一部分。”
“马上会成为防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。”
“只要不出意外,能够保证完全切断四个园区的通信,同时销毁该地区的所有电子设备。”
前排。
胡利平还是自信满满的介绍。
而后排。
赵树声的嘴已经贴到了秦泽的耳朵边。
“小秦,你的看法呢?”
电磁步枪和电磁脉冲武器虽然是不同的小分支。
但底层逻辑是一样的。
都是建立在电磁技术上的。
这方面秦泽已经展露出了惊人的天赋。
所以校长才带他过来。
除此之外。
赵树声还有一点私心。
他想让秦泽多参加类似的实战观摩。
学以致用。
毕竟他的天赋将来大部分是要放在战场上的。
秦泽摇摇头。
“一般不会出错。”
“可胡老师带的是四班啊。”
赵树声微微一愣。
这才回过神来。
好家伙。
这么紧张的局面,你还有心思开玩笑?
他立刻掐了掐秦泽的胳膊。
秦泽这才认真了一些。
“目测执行任务的区域有10平方千米。”
“要影响这么大的区域,功率是主要的问题。”
“胡老师采用的还是老一套电容放电的技术路线,就好像给大坝蓄水一样。”
“一百多个大坝同时蓄水,再放水才能达成效果。”
“可问题在于,这么大地方,大坝的量级小了。”
秦泽目视着那个小小的装置。
可靠性和完成度暂且放一边。
他对装置本身的功率就存在很深的怀疑。
“要想摧毁这个地方,至少……至少得需要一个大洋的水吧……”
“不出意外的话,这次行动应该出意外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