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、未来的发展方向?三蹦子!(1 / 1)

军火赶大集是赵树声自己想出来的形象化比喻。

随着近年来我军的装备制造能力的增强。

装备的种类也越来越多。

一辆老59改八代的时期一不复返了。

陆军空军海军火箭军。

所有军种的装备都朝着细致化和定制化的方向发展。

强大的工业能力造就了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。

在产品越来越多的今天。

某些行业甚至出现了可怕的内卷。

这种防务展就是内卷之后的结果。

一个项目,通常有好几家机构共同竞标。

装备部门则会择优录取,选择最合适的路线铺装部队。

而剩下的方案要么回炉重造,要么就开辟外贸渠道。

最惨的。

有可能花了好几亿研发费用,最终形成一堆烂稿。

不过电科大没有这方面的忧虑。

毫无疑问。

春季要召开的这场博览会,电磁武器技术一定是主角。

秦泽对此没有太过关心。

毕竟还有三个月呢。

…………

第二天。

蓉城市郊。

“秦少校,我们又见面了!”

王啸林在西战区机关,代表战区热烈的欢迎着前来调研的秦泽。

俩人算是老朋友了。

因此王啸林的神情十分饱满。

可一旁的随行人员却摆手道:“现在已经是大校了。”

王啸林这才抬头看了看秦泽肩上的军衔。

好家伙!

还真是!

这晋升速度,赶得上坐火箭了。

平常军人要用半辈子奋斗的军衔,秦泽只用了一个学期。

不过仔细想想。

这可是以一己之力炸了东南半岛的人。

大校好像也算不高。

在西战区的机关内走马观花的溜达了一圈之后。

王啸林带着秦泽来到了军区礼堂前。

解释道:“战区首长请你过来,主要就是给我们这些一线指挥官做培训。”

“今天西战区所有旅级以上主官都到了,全都是战斗部队的。”

“我们这些人在一线苦惯了,只知道用装备,但是对于其他,就是一知半解了。”

“战区首长的意思是,要多请你这样的装备专家,在理论层面为我们开拓眼界。”

这一点西战区是走在其他站区前列的。

只要战备任务不太忙的时候。

他们都会从个科研机构邀请学科专家。

对战斗主管进行培训。

毕竟现代战争打的是装备,而现代社会又是日新月异。

有可能一年一个变化。

指挥官不说是全才吧,至少要跟的上装备的更新换代。

就拿最近被全军传为神话的电磁武器来说。

如果不从理论层面上彻底的了解。

那百八十万部队就像一滩烂泥一样。

一颗脉冲武器,就足以瘫痪整个军区。

“刚才来自南理工的车辆专家朱传武已经开讲了,我们进去吧。”

在王啸林的带领下。

秦泽低调的步入了会场。

讲台上。

一位中年人神情饱满,对着大屏幕上的ppt侃侃而谈。

这位朱教授的大名秦泽如雷贯耳。

不管是在技术领域,在家里他也经常听二年念叨。

导致秦泽甚至都觉得这位老哥是他们老秦家的一份子了。

作为车辆专家。

朱传武自然主讲的是车辆装备的发展和创新。

因此以陆军为主的西战区指战员听的十分认真。

“所谓车辆装备,泛指一切以发动机为输出的地面装备。”

“包括但不限于轮式车辆、自行火炮、装甲步兵车、坦克,甚至最近还出现了仿生车辆。”

“无论哪一种车辆,都离不开一件事,那就是发动机。”

“目前军事车辆的发动机仍然以内燃机为辅,电机和氢能发动机也有一部分应用……”

朱传武教授的课件由浅入深。

十分引人入胜。

不但讲述了国内的装备发展和应用,同时还列举了一些国际最新进展。

秦泽受益良多,脑海中的提示更是让这种提升显得更加直观。

【叮,检测到您正在汲取朱传武(国家级)教授车辆装备概论!】

【获得五十倍暴击!】

【获得物质能量转化课程*1】

【获得动力输出系统课程*1】

【获得机械传动系统课程*1】

有了系统之后。

秦泽汲取知识的速度以指数级别的提升。

一堂简单的技术概论,其他军官可能只能了解一些车辆装备的皮毛。

秦泽却掌握了从基础原理到实际工艺切实蓝图。

随着各项技术的写入。

秦泽甚至脑海中规划处许多车辆装备的模样。

【核能发动机】、【液体金属防护层】、【模块化锤设系统】……

这些尖端的技术已经呈现在了眼前。

就算不用什么脑子。

机械的堆叠在一起。

仿佛也是一款不错的实用装备。

“目前啊!”

不知不觉。

朱教授的讲座已经过去了大一办。

但他的语气不降反升。

“全世界范围内,车辆装备的发展有着三个明显的特点。”

“第一是轻量化!”

秦泽翻查着脑海中的资料。

脑海中浮现了无数外国军队对于车辆装备的探索路线。

在近些年的几次大规模战斗中。

陆军的主力依然是坦克。

但是这种陆上霸主的地位已经不是不可替代的了。

就拿眼前的大毛和二毛的战争来说。

坦克的需要多批次的不对协同,才能造成威胁。

就连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装甲。

也可以被无人机+炸弹这种廉价的攻击手段克制。

“第二个特点呢,就是单兵化。”

“现代部队的职能更加细分,编制上也倾向于合成。”

“尤其是陆军,小队化的趋势更加明显。”

“一辆车往往承载一个班,甚至更小的作战单位。”

“甚至我听说国外部队开始由研发五人制甚至三人制的小型车辆了。”

“但是车辆的实际功用,却不小于以前满编制,动不动就七八个人的装备。”

“最后一点明显的趋势,就是多功能化了。”

“这个特点不用我再多做解释了吧?”

“以上三点,就是车辆装备主流发展趋势。”

言毕。

台下的众位将官也开始沉思。

王啸林忍不住捅了捅身旁的秦泽。

“轻量化、单兵化、多功能化……”

“那你说以后的战车会是什么样子呢?”

每一个特点分开来说。

王啸林都能理解。

可是组合在一起,他就觉得无从下手。

毕竟他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坦克这一层面。

秦泽对于这个问题似乎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。

他目视前方。

表情认真道。

“三蹦子。”

“综合朱教授说的三点趋势,以后的战车就是三蹦子的模样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