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周永平四年九月,正值秋季,一片萧瑟肃杀之气。
然而京师之中喜气洋洋,张灯结彩,一片欢庆之象。
京师神都内城北垣东门安定门外,大周文武百官排班肃列,分站两旁,人人面带喜色,翘首以待。
大周左相柯政,右相萧钦言分左右站在队伍首位。
过了大约一刻钟后,伴随着宫廷乐队奏起激昂慷慨的凯旋之歌,安定门远处黄沙飞扬,万马奔腾。
片刻之间,数百身着玄甲的精锐骑兵风驰电掣便到了安定门前。
骑兵队列中高举着黑色大纛,大纛之上赫然一个“贾”字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骑兵队列最前方乃是一位身着明光甲的英武将军,端坐马上,不怒自威,身后十数名将领紧紧跟随在其马后,威严至极。
英武将军名叫贾琅,乃是大周河北道行军大元帅,幽州大都督,同时他还有另一重身份,那便是大周四王八公之中贾氏一族的后人。
不过贾琅并非宁荣二府之人,乃是贾氏一族先祖贾老太公幼子贾沛这一脉。
前朝末年,群雄割据,贾演、贾源跟随周太祖驰骋疆场,奋勇杀敌。
而贾沛则是周太祖的谋士军师,擅长出谋划策,是周太祖最为倚重的谋士。
彼时人称贾氏一门三杰,为大周立国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在大周立国之后,贾演、贾源因军功获封国公爵位,留在大周神都定居。
而贾沛则是婉言谢绝了周太祖的高官厚禄,返回了故乡金陵安居起来。
一直到永平帝这一朝,贾氏一族已经繁衍百年。
贾琅便是贾沛的嫡系曾孙,也是贾沛一脉仅存的独苗。
在天下安定之后,宁荣二府的腐败速度令人咂舌,宛如烈火烹油。
贾沛作为顶级谋士,目光很是长远。
为了避免日后自己的子孙受到宁荣二府牵连,早早便从贾氏一族独立出来,另立新枝。
数代以来,因为有着良好的家训,重视教育,贾沛这一脉持家有道,富甲一方。
再加上有太祖御赐丹书铁劵庇护,也并没有什么不开眼的人来找麻烦,日子过的很是舒心。
然而美中不足便是贾沛这一脉子嗣凋零,四代单传,只有贾琅这么一根独苗。
而且就在五年前,贾琅父母先后离世。
彼时荣国府的贾老太太打着同是一脉血亲的幌子,派人将贾琅接到了荣国府居住。
然而实际上,贾老太太哪有那么好心。
由于荣国府奢靡无度,早已是入不敷出。
而贾琅作为贾沛这一脉偌大产业的继承者,偏偏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,自然就让贾老太太惦记上了。
在贾琅入住荣国府一年多后,他便察觉到了情况异样,荣国府在瞧瞧吞并贾琅这一脉的产业。
彼时的贾琅终究还是年轻,直接就跑去质问了操办此事的贾琏。
贾琏见状先是推诿了两句,说这肯定是误会。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让贾琅给点时间,自己去调查一下,肯定会给贾琅一个交待。
然而贾琅最终也没等来什么交待,等来的却是一场针对自己的阴谋。
就在几天后,贾琏设宴款待贾琅。
贾琅刚喝了杯酒便昏迷了过去。
等贾琅再醒来时,发现自己居然躺在贾迎春的房中。
荣国府一群人不复往日的和善,对贾琅恶语相加,说贾琅图谋不轨,居然想对府中女眷行奸淫之事,如此品行低劣,恩将仇报之人,不配在荣国府待着。
此事一出,贾琅自然也明白了,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阴谋,荣国府这么做,为的就是谋夺自己这一脉的产业。
虽然心有不甘,但贾琅心里也清楚。
就凭如今的自己,肯定是斗不过宁荣二府的。
就在贾琅心有不甘之时,贾琅觉醒了宿慧,将前世记忆融为一体。
此时的贾琅也终于明白了自己乱入了红楼世界。
唯一让贾琅懊恼的就是自己若是早些觉醒宿慧便好了,自然会知道荣国府之人的德行。
毕竟他们吃绝户可是有心得的,第一个被吃绝户的就是贾老太太的亲外孙女林黛玉。
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祖上也是侯爵,林如海本人官拜巡盐御史,更是一等一的肥差。
林家的产业少说也有二三百万两银子,都被荣国府打着照顾林黛玉的名号给侵占了。
虽然说觉醒了宿慧,贾琅知道荣国府不会有什么好下场。
但是若就这么干等下去,对贾琅也属实是太过煎熬了。
荣国府这些人每多享受一天,贾琅心里就膈应一天。
好在天无绝人之路,宿慧觉醒的同时,贾琅也得到了自己的金手指,军功奖励系统。
同时系统还附赠了新手奖励霸王之勇,在接受了霸王之勇的传承后,贾琅宛如霸王在世,化身冷兵器时代战神。
随后贾琅便毅然前往河北道从军。
前往河北道也是贾琅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。
河北道幽州一带,是北方匈奴劫掠的重灾区。
也是大周百年来的心腹大患。
因此河北道的士兵阵亡率是最高的,但同样的,河北道治军森严,监军都是永平帝麾下的亲军。
荣国府即便是得知贾琅进入河北道从军,想插手边军,也不敢当着天子亲军的眼皮底下肆意妄为。
所以贾琅若想尽快获得资本崭露头角斩获军功,河北道就是最佳的选择。
事实上也的确如贾琅所想,在抵达河北道三个月后,贾琅便因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而晋升为校尉。
此后数年间,贾琅数度升迁,历任轻车都尉、忠武将军、云麾将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