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科举制度,朝堂形成文人集团!帝王制衡之术,制衡党派!
“党争。”
叶轩嘴里吐出这两个字。
朱标脸上露出迷惑,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两字。
党争?
朱元璋瞪大了眼睛,抓住了旁边的柱子,手用上了几分力气,眼眸变得深邃起来。
党争啊。
现在他对党争可是深有理解。
毕竟,目前朝堂上可是有着两个派系。
一是淮西勋贵集团。
这些人以李善长为首,是曾经和他一起开疆拓土,建国立业的功臣。
另一派是浙东集团。
以刘基,也就是刘伯温为首的,是新星党派,在朝堂上颇具势力,甚至敢和淮西勋贵叫板。
“先生。”
“你说科举制度下选取的文人进入朝堂会形成党派?”
朱标疑惑。
“太子您想想。”
“这群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朝堂后,他们会如何?”
叶轩敦敦善诱的说道。
“他们入朝为官后,不识一人,定会寻找其他官员抱成一团。”
“如此一来,他们这群文人在朝堂上就形成了势力。”
“而后成为党派!”
叶轩在桌上花了几个火柴人,将他们圈成一个圈。
圈外写着“党派”两字。
十分清晰明了。
“这只是其中一种文人结党的方法。”
“他们或是根据地域,或者同届,或是喜好等,根据各种因素,他们形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党派。”
叶轩边解释着,手不停的地桌上沾着茶水比划着。
一个个标志着党派的小圆出现。
地域形成的党派。
同届党派。
喜好党派等。
随后,就是无数的派系出现。
“咱们大明,没有世家门阀,压制这群文人党派,这些文人党派,逐渐发展壮大,在朝堂上形成一股难以忽略的势力。”
“甚至能左右朝堂。”
“这些形成的党派中的读书人,他们都是靠科举考试选取出来的,他们一没有什么实才,要断案不会断案,要算账不会算账,大明的律法,他们也不太懂,也没有当官的职业素养。”
“你觉得,这群人会如何?”
朱标面露苦笑。
“先生,您别和我打谜语了。”
“本宫实在猜不出他们会做什么?”
“他们进入朝堂,不应该是为国为民效力吗?”
叶轩摆了摆手指。
“不不不。”
“若是你这么想,那你就错了。”
“这些文人纠集起来的群体,他们擅长八股文,最擅长的就是理论和嘴皮子,他们会批判官吏,嘲讽朝政,表面上呢,要求公正廉洁,反对朝官贪赃枉法,开放言路,革除朝野积弊等。”
“这不是好事吗?”
朱标不解。
“好事?”
“这么想太子您就错了。”
“这群文人只是表面道貌岸然,谁知道他们肚子里冒的是什么污水,什么要求公正廉洁,反对贪赃枉法,他们只是做做样子。”
“若是真的涉及自身的利益,他会和你们拼命。”
“他们这么做,只是为了在陛下面前争权夺利,希望受到陛下的重用。”
“实则他们就空有理论。”
“遇到实事就完了。”
“而且,您以为这些文人集团不贪吗?”
“这些文人集团之中,也有人贪赃枉法,然而,这些人却依旧道貌岸然,口中叫嚣着公正廉洁,反对贪赃枉法。”
“总而言之。”
“这些文人形成的党派,除了争权夺利,暗中贪赃枉法,嘴皮子利索,其余什么都不会。”
朱标听着叶轩的话,感到大受震撼。
这群科举考试筛选出来的文人,真的如此不堪?
“微臣斗胆举个例子。”
叶轩继续说道:
“大明现在有陛下这般英明神武的皇帝,哪怕朝堂上真的形成很多科举制度下筛选出来的文人党派,陛下肯定拿捏得住。”
“但是万一。”
“若是以后大明出现了个比较平庸的皇帝......”
“在科举制度下,形成无数的文人集团的情况下,你觉得,朝堂将会是谁说了算?”
叶轩问。
“这......”
朱标哑然。
这不用想都知道。
肯定是最大的那个文人集团掌权。
而在历史上,崇祯皇帝上位后,杀掉魏忠贤,清除阉党,而后,文人集团,东林党上位掌权。
崇祯皇帝其实不该压制阉党的。
阉党是皇帝手中的利刃,是皇帝打压其他党派,权衡其他党派的手段。
没有了阉党压制东林党等党派。
东林党日渐猖狂。
贪污腐败。
压榨百姓。
最后导致官逼民反。
明朝灭亡。
......
内堂,朱元璋听完这些话,已经完全明白了。
科举制度令文人不断涌入朝堂,形成党派。
而后出现党争。
朱元璋是知道权衡党派的困难的。
如今的朝堂上,就有两个派系。
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。
这两个党派,即使有他压着,都闹得非常的激烈。
他使用制衡之术。
权衡双方。
但也权衡得十分勉强。
若是将来大明的其他皇帝,也面对像是这样的党争。
他们的制衡之术,能压制住他们吗?
朱元璋面上流露出担忧之色。
身为帝王。
应该懂得制衡之术。
权衡朝堂中的势力。
不能让其中一方独大。
否则皇帝手中的权势就会被削弱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