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叶轩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?
大殿内,金碧辉煌,熠熠生光。
身穿绣着团龙赤色长袍的朱标,从旁边山水墨屏风后走了出来。
朱标满脸欣喜。
“父皇,太好了!”
“那沈万三愿意出钱修筑三分之二的京城城墙,国库就可以节省大部分的开支,解决修筑城墙银两不够的问题。”
大明建国初期,天下刚恢复稳定,国库存储不够。
但京城城墙还是要建的。
思来想去。
朱元璋只能想方设法敲那群富人的竹竿。
这不,刚好逮到沈万三的把柄。
他给了沈万三一个下马威。
吓唬吓唬沈万三。
另外,作为饶过沈万三条件,那就是让沈万三出钱修筑京城城墙。
主打的就是一个你情我愿。
沈万三若是不愿。
那就不好意思了。
不过...
刚刚沈万三那低调、乖巧的态度。
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。
平日里,沈万三是这般的人吗?
答案是,肯定不是。
沈万三的背后,或许有别人指点。
“标儿,你觉不觉得那沈万三低调得有些奇怪?”
朱元璋开口道。
“奇怪?”
“父皇,哪里奇怪了?”
朱标有所不解。
他并未觉得沈万三有不妥之处。
朱元璋睨了一眼自家满脸憨厚老实的儿子,心想:咱儿子还是太天真了。
“最近,沈万三的女儿沈蓉成亲了。”
朱元璋说了一句令朱标更摸不着头脑的话。
“这个儿臣知道。”
“儿臣还亲自登门祝贺。”
“父皇,您为何突然提起这个?”
朱元璋摇了摇头。
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的傻儿子。
“沈万三的女儿沈蓉和叶轩成亲后,沈万三就变得低调,难道你猜不出什么?”
“父皇,你是说,沈万三背后,有叶轩在出主意,所以沈万三才会如此低调?”
“不错,此事暂时过去,沈万三这只大肥羊,还是等他修筑好京城城墙,再宰了他。”
“国库空虚,有这只肥羊填补财政,情况或许会好很多。”
朱元璋自言自语般说。
朱标眉头微皱。
他心地善良。
听到朱元璋说要卸磨杀驴,他自然是不同意。
“父皇,这般,恐怕不好吧?”
“无端迫害沈家,恐怕会遭到天下人抗议的。”
朱元璋想了想。
觉得也是。
若是无端迫害沈家,恐怕大明的那些商人全都会站起来反抗他。
事情,似乎变得难办了。
原本历史中,沈万三提出犒赏三军,这给了朱元璋抓住沈万三马脚的机会,他直接利用这作为把柄,给了沈万三一发流放奖励,而后将沈家所有的财产收入国库。
而现在,沈万三有了叶轩的提醒,没有提出犒赏三军。
朱元璋自然也抓不到把柄。
朱元璋眯了眯眼。
必须抓住沈家其他把柄,才能动沈家动手啊。
当然,朱元璋图的,只是沈万三那富可敌国的财富,还不至于迫害他的性命。
即便是历史上,沈万三提出了要替朱元璋犒赏三军这种作死的要求,朱元璋也只是将他流放而已。
“标儿,试官进行得如何了?”
朱元璋话题一转。
宰沈家这只肥羊是时间问题。
现在最重要的是“试官”。
自从叶轩提出“试官”制度,他深思熟虑一番后,觉得“试官”制度确实不错。
于是开始执行这一制度。
同时,他将监督的重任,交给了朱标。
“目前一切进行顺利。”
“这一届科举上榜的士子,都已经下放至各个地方当官。”
朱标回禀情况。
朱元璋捋须点头。
“‘试官’制度是试验。”
“此事大意不得。”
“若是‘试官’真的有用,那么或许可以将‘试官’扩展,如那叶轩所说的那般,天下人皆可为官。”
“从天下人之中挑出有治理国家之才的能人。”
“这样,我们大明就不愁没有贤才。”
朱元璋将这个任务交给朱标,也存在锻炼朱标的意思。
所以,他希望朱标做到最好。
“父皇,我一定尽力而为。”
“绝对会严格盯着那群‘试官’的士子,不会出什么差错的。”
朱标满脸认真道。
他也明白“试官”制度对大明的重要性。
“试官”制度若真的成功。
那么,他们大明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贤才,进入朝堂,为他们所用。
国家将会繁荣昌盛。
百姓将能安居乐业。
“下放的那些‘试官’的士子们,他们没有任何当官素养,所以,他们是否能做得好,全看他们个人。”
“每过三个月,审核他们的政绩。”
“不合格者。”
“一律淘汰。”
“若是对地方造成巨大影响,或者是损失的,又或者他们滥用职权,危害百姓,那么这种害群之马,咱们绝对不能容忍。”
“一律杀无赦!”
“以儆效尤!”
“标儿,在此事上,定然不能心慈手软,否则,那群‘试官’的士子恐怕会无法无天。”
“震慑不了那群‘试官’士子。”
“他们管辖的地方,恐怕会乱啊。”
朱元璋知道朱标心地善良,所以特意提醒道。
朱标严肃的点头。
“父皇,儿臣知道轻重。”
“在此事上,儿臣绝对不会心慈手软!”
“对了,父皇,最近教导皇孙们的老师告老辞官了,皇孙们那边,暂时还没有老师。
他们的课业学习已经有所拖延,儿臣也暂时没什么人选,所以教导皇孙们的老师暂时空缺着。”
“父皇,是否再安排人教导皇孙们?”
“这么大的事情,你怎么到现在才告诉咱?”
朱元璋的语气,难得的有些埋怨。
“教导皇孙如此大的事情,你应该在老师即将辞官之前就告诉我。”
朱标露出苦笑。
“父皇,您最近如此忙碌,儿臣连见您都有些困难,何况是跟您说这件事,若不然,儿臣怎么可能拖到今日。”
朱元璋沉默。
最近他一直忙着弄“禁海”,“试官”以及修筑京城城墙等事情,一时间抽不出空来,没想到就如此短的时间,皇孙们的老师竟然告老还乡。
他十分看重皇孙们的教导。
教导皇孙的老师定然要是大儒,或者是翰林学士,又或者是大学士。
朱元璋脑海闪过许多老师人选。
突然,他想到一个人。
叶轩。
这不就是现成的人选吗?
.....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