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:妥善安排(1 / 1)

齐衡听后虽然心里有些不耐烦,但自幼母亲便对他管教甚严,所以他只能是无奈的点了点头。

齐国公也对齐衡千叮咛万嘱咐,让他不要贪功冒进。

两口子苦口婆心絮叨许久后,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。

而反观顾廷烨这边,他在府中的处境甚至还不如贾珣。

贾珣虽然也是没人疼没人爱,但至少宁国府众人也没有今天一盆污水,明天一个黑锅的往贾珣身上招呼。

所以此时的顾廷烨也是孤身一人端坐马上,静静的等候着出发。

除去这些人外,贾珣还看到了荣国府的贾琏。

此时的贾琏也是刚和家人告别完毕,当看见了贾珣后,也许是有同病相怜之感,便策马来到了贾珣身边。

“珣弟,看来这次你我兄弟是同病相怜啊。”

荣国府和宁国府最大的问题便是子嗣极少,阴盛阳衰。

宁国府的嫡系只有贾珍、贾珣、贾蓉三人。

荣国府的嫡系则是贾琏、贾宝玉两人。

按照贾宝玉的受宠程度,用脚指头想都知道,必然是贾琏代表荣国府入军前往北疆参战。

所以此时的贾琏看到了贾珣后也是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。

贾珣听后淡然一笑。

“琏二哥何必做小女儿态。”

“我等勋贵乃是以武立家,当年若非两位先国公血战沙场,焉能有宁荣二府百年富贵。”

“功名只在马上取,真是英雄一丈夫。”

“好,这位兄台说的极是。”一旁的顾廷烨听的热血沸腾,策马来到了二人身前。

“在下宁远侯府顾廷烨,见过两位小公爷。”

顾廷烨在马上拱手一礼。

贾珣和贾琏见状回了一礼。

“宁国公府贾珣。”

“荣国公府贾琏。”

三人打了个招呼后,便攀谈起来。

不多时便到了辰时,在举行了祭祀仪式以后,数百名勋贵子弟便浩浩荡荡的从德胜门出发,奔赴北疆前线了。

几日后,北疆行营帅帐之内,英国公张壁在看了兵部送来的勋贵子弟参军名单后,一时间也是有些头大。

这份名单里,四王八公十二侯的子嗣尽数覆盖其中,还有其他新兴权贵的子弟,更是数不胜数。

这几天英国公陆陆续续收到了京都一百多封信,全部都是顶级勋贵们请求英国公照顾一下自家子嗣的。

虽然英国公很是反感这种行为,可是也无可奈何。

不得已之下,他只得喊来了北疆行营的副手,忠静候史鼎。

史鼎乃是金陵四大家之一的史家中人,原本也属于开国勋贵系列。

史家的开国爵位乃是保龄候,由史鼎的大哥袭爵。

而史鼎之所以不到四十就被勒马封侯,完全是因为当初眼睛雪亮,在永和帝没有继位之前就坚定不移的跟随着永和帝夺嫡。

古来之功,最大莫过于从龙。

所以永和帝成功继位以后,史鼎的选择便得到了丰厚的回报,被封为忠静候。

此次北疆大战在即,永和帝虽然让英国公张壁挂帅,但是心里多少也有些顾忌。

毕竟英国公也是太上皇的老臣,还不是自己人。

只不过英国公镇守北疆多年,骁勇善战,所以除了他,没有更好的人选了。

而史鼎则是永和帝的铁杆臣子,派他来的目的不言而喻,一是监督战事,二来便是防止英国公兵权在握以后有所异动。

英国公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,永和帝的帝王心术他也十分能够理解。

相反,如果永和帝对他完全不设防,那英国公心里才会心惊胆战呢。

不多时,身着甲胄的忠静候史鼎走进了帅帐之内,他看向英国公拱手一礼。

“史鼎拜见大帅,不知大帅召见末将有何吩咐?”

英国公轻笑一声。

“侯爷免礼,请坐吧。”

史鼎坐到左下首后,英国公接着说道。

“今日召侯爷前来,是有要事相商啊。”

“再有半个月,京都的勋贵子弟便会来到北疆大营了。”

“这几日,我想侯爷也收到了不少的书信吧。”

史鼎微微点了点头。

“不错,大帅是否有些抹不开面子?”

英国公闻言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。

“侯爷也是出身开国勋贵之家,自然明白其中之事。”

“若是往年,照顾一下这些晚生后辈不过是举手之劳,无伤大雅。”

“可是今年不同。”

“昨日的军报侯爷也看到了。”

“此次草原三十六部是要拼命了,蛮族王部挛鞮部已经在圣地龙城发出征召令,命令草原其他部落尽数将青壮召集。”

“粗略估算,此次北疆至少也面临着三十余万蛮族骑兵的入侵。”

“我等蒙陛下信任镇守北疆,一旦此战有失,被蛮族骑兵攻破北疆,长驱直入。”

“那生灵涂炭、天下倒悬便立刻就在眼前了。”

“如此危急存亡之秋,我如何能因为私情而误了公事。”

“找侯爷来,就是想商量一下如何处理这些人。”

史鼎听后微微一笑。

“大帅,勋贵们多年安逸,勋贵子嗣多是酒囊饭袋。”

“陛下征召这些人入军,本来也没指望他们能建功立业。”

“只不过是往年军中常有军需物资运送不及时之事。”

“今年北疆之战非同小可,军需物资万万不可延误。”

“陛下将这些顶级勋贵子嗣征召入伍后,勋贵们自然会盯着户部兵部,监督粮草军需运输,不会让北疆战事受到影响。”

“至于这些勋贵子嗣,除去是家中独子的,需要照拂一番,剩下的,就让他们各安天命吧。”

“兵凶战危,士卒死的,勋贵自然也死的。”

“不瞒大帅,我大哥也给我写了信,末将也是如此回复他的。”

“我大哥有数名嫡子,即便末将这个侄子真的在北疆殉国了,那也是我史家的荣耀。”

听完史鼎的话后,英国公心里也有了主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