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章:火烧荣国府,会意的君臣(1 / 1)

为首的亲兵队长牛二冷着脸说道。

“我等奉上峰之命,前来追击匈奴逃跑的战俘。”

“有人看见匈奴战俘到了贵府,还请行个方便,让我们进去搜查一番。”

门房一听急了。

“这位将军,咱们别玩笑,这可是荣国府,你们搜查匈奴战俘查到我们这,过分了吧。”

“看你们的样子,应该是此番河北道凯旋大军的吧。”

“我告诉你们,在神都这一亩三分地,不是你们河北道。”

“我荣国府,不是什么人想进就能进的。”

牛二淡然看了门房一眼,随后一脚就把门房给踹飞了。

“不识抬举的东西,还真以为跟你商量呢。”

“弟兄们,给我进去搜。”

随后一群亲兵如狼似虎便进了荣国府。

荣国府的下人们见状赶忙便想上前阻拦。

不过他们那里是这些亲兵的对手,三两下便被打的满地哀嚎。

随后这些亲兵们便如入无人之境,径直往荣国府后院柴房去了。

荣国府荣禧堂一旁贾老太太居住的院落之中,贾老太太此时正跟王熙凤一起说着话。

贾老太太悠闲的喝了口茶,随后笑着说道。

“凤辣子,你说这贾琅会不会上钩啊。”

王熙凤略一思索后说道。

“老太太,那贾琅您也知道,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罢了。”

“如今走了狗屎运立下了军功,但也不过是个大老粗。”

“就他那性子,肯定会派人来硬闯咱们荣国府,把迎春这胳膊肘往外拐的丫头给抢走的。”

“咱们就等着狠狠地参他一本,杀杀他的威风吧。”

王熙凤一番话显然是很合贾老太太的心思,贾老太太那老脸上也是泛出一丝笑容。

就在两人说话之时,贾老太太房中的大丫鬟鸳鸯惊慌失措的来到了房中。

“老太太,不好了,出大事了。”

贾老太太听后脸上有些不悦。

“你这丫头,平日里我是怎么教你的,遇事到冷静沉着。”

“别着急,是不是有人来咱们府上抢人了。”

鸳鸯惶恐的说道。

“不止是抢人,有百来个军士方才闯入咱们府中,径直去了后院把迎春姑娘带走,然后,然后他们就在府中放起火来,眼下小半个荣国府都着了啊。”

“什么!”

贾老太太瞬间惊的站了起来,赶忙就往外边走。

刚出房门,便看见火光冲天,浓烟滚滚。

“畜生,畜生,他怎么敢,他怎么敢啊。”

贾老太太情绪一激动,直接昏了过去。

紧随其后的鸳鸯和王熙凤见状赶忙扶住了贾老太太。

不过片刻之间,荣国府的火势愈演愈烈,漫天火光几条街外都能看见。

单单荣国府的家丁们救火根本就救不过来,京兆尹府的衙役们赶忙调来了水车,协助荣国府一起灭火。

太庙之中,举行完太庙祭祖仪式后,永平帝心情很是愉快。

自己当着祖宗们好好装了一波,不开心才怪。

正当永平帝勉励了河北道众将几句,准备回宫之时,夏守忠来到了驾前,和永平帝密谈了几句。

永平帝听后不由得看向一旁的贾琅。

“梁国公,太庙祭祖开始前,你奏报说两名匈奴战俘逃脱了,他们是不是往东城宁荣街一带逃窜了啊。”

贾琅随即行了一礼说道。

“陛下果然神机妙算,臣敬佩之至。”

永平帝摆了摆手说道。

“混小子,刚回神都就给朕惹事是吧。”

贾琅笑着挠了挠头说道。

“臣御下无方,估计是手下行事不周,出了岔子,请陛下降罪。”

永平帝淡然一笑说道。

“你倒是推脱的干净,不过朕告诉你啊,这烂摊子,朕就给你收拾一次。”

“行了,你离京数年,回府中歇息吧。”

“晚上朕在武英殿赐宴,为将士们庆功,你不要耽误了。”

“梁国府是朕命工部修建的,打了那么多年仗,你也该享受享受了。”

“这半个月朕不派你的差,半个月后,你接管两衙禁军。”

“回去吧。”

“臣多谢陛下,臣告退。”

在目送着永平帝起驾离开后,贾琅悠闲的翻身上马,往自己的新府邸去了。

这一个下午,对荣国府来说并不平静。

虽然经过努力,荣国府的大火终于被扑灭了。

但是大半个荣国府都被一把火烧成了灰烬。

不得不说,杀人放火不分家。

贾琅手下的亲兵们杀人都是行家里手,放火也不例外。

再加上他们在荣国府就地取材,将大量的火油洒在了荣国府的木质房子上,一把大火烧的那叫一个旺盛。

对于贾琅的操作,永平帝那是了然于胸。

不过他并不打算因为这点出格的事情,就对贾琅这位刚刚凯旋而归的大将问责。

一来本身永平帝看荣国府这种腐朽的开国元勋就不顺眼。

二来跟贾琅比起来,荣国府显得是那么一无是处,丝毫没有可比性。

如此简单的选择题,永平帝闭眼就做了。

此时梁国府内,贾迎春已经被安顿到了房中。

府中的管家在和亲兵队长牛二简单沟通了一下后,赶忙为贾迎春请来了郎中诊治。

等贾琅到了梁国府中时,一切都安排好了。

贾琅在和牛二询问了一下情况后,对于这位李管家也很是满意。

随后贾琅看向李管家问道。

“老李,贾姑娘情况怎么样?”

李管家恭敬说道。

“回公爷,郎中说幸好就医还算及时,虽然说病情有些严重,但不会危及性命,只是需要好生休养。”

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”

贾琅微微点头后说道。

“好,知道了,贾姑娘那里好生伺候着,一应用度都要最好的。”

“公爷放心,小人明白。”